医生简介:
张力,男,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内科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硕士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先后赴法国巴黎Institut Gustave Roussy肿瘤中心、美国Fox Chase肿瘤中心、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GCP)中心主任、I期病房主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澳门镜湖医院放射治疗中心顾问医生。并先后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疗专业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位。
主要研究方向:
肺癌和鼻咽癌等实体瘤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发表SCI论文4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肿瘤专业的专著9本。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和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医生擅长:
肿瘤化疗,肺癌、大肠癌、鼻咽癌等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海外留学经历:
1996年赴法国巴黎Institut Gustave Roussy(IGR)肿瘤中心短期进修。
1998年赴美国费城Fox Chase肿瘤中心短期进修。
2001-2002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
临床医疗经验:
自1986年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肿瘤化疗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及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擅长肺癌、鼻咽癌和大肠癌等实体瘤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同时对晚期癌症病人的对症支持治疗如:癌性贫血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治疗、晚期病人的疼痛的治疗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负责执笔撰写中国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导原则》、《双磷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专家共识》及《肿瘤相关贫血治疗专家共识》等多个临床共识,参与撰写《NCCN结肠/直肠癌临床指导原则》、《NCCN头颈癌临床指导原则》、《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皮疹治疗的专家共识》。在国内最早开展和应用放疗前的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和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滴注48小时(双周疗法)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非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在国内首创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PM)项目,并将该项目成功向全国推广。目前担任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肿瘤药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广州市干部保健专家。

科学研究经验:
对抗癌新药临床研究的程序、原则、组织和实施有非常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药物临床研究包括:卡铂、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草酸铂、马蔺子素胶囊、rhG-CSF、帕米磷酸二钠、拓扑替康、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帕替尼、法米替尼、昔妥西单抗、贝伐单抗、培美曲赛、S-1、血管内皮抑素等。直接参与一些国家创新(I类新药)药物(如:有机锗、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工程溶瘤腺病毒H101、基因工程腺病毒-TK基因治疗、埃克替尼、阿帕替尼、法米替尼、长效血管内皮抑素、氟拉哌索、Aflibercept)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工作。主持(PI)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一项、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十多项,参与3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担任多个国际多中心研究的独立数据管理委员会(IDMC)成员和专家委员会(SC)成员。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委托负责起草《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年,第二版)。近年来分别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的科研基金(包括九五、十一五、1035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州市科技局基金等研究。参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级抗癌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论证、筹建工作。成功组织和筹备每年度的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GCP培训班等。在SCI杂志发表论文40篇,其中包括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如:《Lancet Oncology》(SCI=22.589,第一及通讯作者)、《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SCI=11.81,第一及通讯作者)、《Annals Oncology》(SCI=6.425,通讯作者)《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SCI=4.47通讯作者)、《Journal of Thoracic Cancer》(SCI=4.5通讯作者)、《Lung Cancer》(SCI=3.46,第一作者)、《Cancer Gene Therapy》(SCI=3.89,通讯作者)、《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SCI=2.2,第一作者)等22篇,作为作者之一的文章如:《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SCI=17.3)、《Lancet Oncology》(SCI=13.28)、《Cancer》(SCI=4.8)、《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SCI=3.5)、《Oncology》(SCI=1.9)、《Clinical Lung Cancer》等文章18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肿瘤专业的专著有9本。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各一次。
教学工作经验:
自1986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从事肿瘤化疗本科生和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担任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两次、1995年兼任本科生兼职班主任一次(一年)、一年制进修医生班主任一次。从1997年担任内科副主任后一直分管教学工作至2008年。1998年开始招收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现共培养临床型硕士生12名、科研型硕士2名、七年制硕士3名、留学生1名。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获中山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一次。
科研获奖项目:
1.《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度,排名第一
2.《晚期鼻咽癌化学治疗的研究》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度,排名第四
近年科研基金:
1.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重大项目:“重大疾病基因组技术”和“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之“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2012AA02A501)(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2AA02A501)子课题。张力、黄岩、吴煊、胡志皇、方文峰、赵洪云(50万)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之“基于高通量实时细胞筛选平台和大容量化合物库的新药研发基地”(Innovative drug R&D center based on real-time high-throughput cell-based screening platformand large capacity compound library)之“分子靶点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2013ZX09401003-002)子课题。张力、李苏、陈丽昆、赵洪云、赵媛媛、方文峰、毕炳添(200万)
3 . 吴阶平基金课题(320.6750.1316):外周血肿瘤细胞计数及耐药相关分子改变动态监测在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疗效预测、评估及耐药机制研究中的作用。张力、黄岩、方文峰、赵媛媛、吴煊、梁文华、田莹、杨云鹏(200万)
主编或编写专著:
1.《实用头颈肿瘤学》华南理工大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参加编写,
2.《临床肿瘤学》(高校教材)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参加编写,ISBN 7-03-015941-1
3.《社区肿瘤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参加编写,2008年第二版,参加编写 ISBN 978-7-03-022470-5
4.《肿瘤化疗处方手册》广东科技出出版社,2003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主编
5.《肿瘤生物治疗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第一版,参加编写
6.《食道胃肠道癌》(中国抗癌协会科普系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一版,参加编写
7.《临床肿瘤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第一版,参加编写
8.《肿瘤学专题讲座》(名院学术厅丛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参加编写 ISBN 7-81106-266-6
9.《乳腺癌肺癌骨转移诊疗规范建议-专家共识解读》(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 7-900191-80-1/R?80,2006;主讲
10.《非小细胞肺癌规范诊疗进展》(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 978-7-900220-71-4/R?71,2007;主讲
11.《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7年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ISRC CN-A37-07-0006-0/V.R(光碟版),2007;主讲
12.《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年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ISRC CN-A37-08-0002-0/V.R(光碟版),2008;主讲
13.《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ISBN 978-7-81116-125-0,参加编写。
14.《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ISBN 978-7-711-11332-8,编委。
15.《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ISBN 978-7-5091-5170-9,编委。
16.《肺癌》张兰军、张力主译
17.《个体化医学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ISBN 978-7-117-16476-4/R?16477,副主编。